更新时间:2023-03-14 点击:
981
在中国竞相修复经济的背景下,新任总理李强今年开始了他的总理任期,誓言“继续奉行就业优先战略”,因为北京的新领导班子正准备清除劳动力市场障碍并创造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人数又创历史新高。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幕式后周一举行的首次新闻发布会上,李克强表示,北京将采取多项措施稳定和扩大就业,并在就业服务和技术培训方面提供更多政府支持,特别是对年轻人的支持。
“就业是民生之本,但解决就业问题最终还是要靠经济增长,”李克强说。
北京为今年设定了一个相对雄心勃勃的创造就业机会的目标——大约 1200 万个。 如果实现的话,那么多的新工作岗位将有力地支持领导层在上周的一份政府工作报告中概述的“5% 左右”的适度经济增长目标。
Natixis 亚洲首席经济学家 Alicia Garcia Herrero 表示,更大胆的 2023 年就业目标——过去五年(不包括 2020 年)通常设定为 1100 万——与安全的国内生产总值 (GDP) 增长目标形成鲜明对比 -太平洋地区。
“就业目标的提升反映了政府对就业市场的担忧,尤其是对年轻工人的担忧,”她说。 “然而,雄心勃勃的就业目标也意味着当前的增长目标还不够雄心勃勃,因为更多的就业创造通常依赖于更强劲的经济增长。”
在就职新闻发布会上,李克强谈到了将 GDP 增长目标设定在 5% 左右时考虑的“各种因素”。
“目前,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 120 万亿元人民币(17.37 万亿美元),我们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李说。 “因此,在如此高的基数下实现‘5%左右’的增长并非易事,需要加倍努力。”
加西亚表示,这一增长目标既符合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同时也适应了政府在经济增长之外更多元化的目标。
在一年前发生的事情之后——当时北京预测 GDP 增长将“在 5.5% 左右”,结果却看到其零 Covid 措施将 2022 年的实际增长率推低至 3%——任何人都在猜测是否存在任何感知损失 的面子影响了他们的 2023 年目标。
加西亚说,北京“在经历了去年令人失望的经历之后,可能不想在年初做出这样的承诺”。
根据 2016-19 年的官方数据,随着国家经济产出的增长,占中国 GDP 1% 的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一直在小幅上升,但仍保持在 200 万左右,这加剧了长达数年的城镇化趋势 .
2017年,时任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组长的黄守忠表示,当年的GDP目标定在6.5%,因为“经济增长的底线是保就业”。
“按照目前的弹性系数,GDP增长1%可以带动190万到200万个就业岗位,6.5%左右的GDP增速可以帮助实现全年就业1100万人以上的目标。” 说。
然而,过去三年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这一规律,当时 GDP 增长率波动,就业数据相对稳定。
2020年,中国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增长2.2%。 而在 2021 年,即使 GDP 增长率高得多,达到 8.1%,城镇就业人数也仅增加了 1269 万人。
去年,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实现了“1100万人以上”的目标,尽管总体GDP增长率为3%,服务业在冠状病毒遏制措施破坏性的情况下表现疲软。
在中国,超过 80% 的城市就业是由私营部门创造的,私营部门一直在北京为遏制“资本无序扩张”而受到的监管打击中苦苦挣扎,再加上近三年的零 Covid- 政策封锁。
为了表达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刚刚结束的“两会”议会会议成为几位中国领导人,特别是国家主席习近平承诺提供帮助的高层论坛。
习近平告诉民营企业家和企业代表,他们应该在企业发展中“除忧”、“放下包袱”,并在上周的一次高调会议上称他们为“我们中的一员”。
与此同时,数量创历史新高的大学毕业生肯定会希望利用这种无负担的商业环境。 预计毕业人数为 1158 万人,比去年创纪录的毕业生人数多出 82 万人。
“这个数字肯定会增加就业压力,”李克强总理周一表示。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 特别是,我们将帮助和支持年轻人通过努力实现个人价值。”
今年也是全国人大代表的中国家电女王董明珠表示,民营企业可以通过为应届毕业生提供发展和展示能力的平台来帮助缓解应届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困难。
直言不讳的格力电器董事长告诉早报,民营企业要培养和留住人才,应该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更加重视人才培养。
“每年都有数千名大学毕业生通过校园招聘来到格力,”董在书面回复中说。
“[民营企业]也要注重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关键在于企业要珍惜员工,善待员工,让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留得更久。”
董说,除了大学毕业生外,促进年轻技术工人的就业也不容忽视,并补充说,格力成立了职业学院,以创造更多的教育和就业机会。
ING 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 Iris Pang 表示,如果考虑到 1158 万大学毕业生,1200 万的新增就业目标有点低,因为这意味着一些新毕业生——以及现有的失业成年人群——不会 能够找到工作。
“就业在复苏期间非常重要,因为它是消费增长的支柱。 话虽如此,政府预计会有更多的初创企业,这应该会填补这一空白,”庞说。
去年 12 月,中国 16 至 24 岁青年的调查失业率为 16.7%,尽管已从 2022 年 7 月近 20% 的峰值下降,但仍远高于所有年龄段的 5.5%。
野村经济学家上周在一份报告中警告说,实际的劳动力市场状况可能比官方数据显示的还要糟糕。
政府报告还将全年调查失业率目标定在5.5%左右,比去年“低于5.5%”的水平略有宽容。
“更高的就业总量目标和略微灵活的失业率目标,在某种程度上表明,北京充分意识到去年经济放缓给中国劳动力市场带来的压力,并可能 务实地看待它可以在失业率方面取得的成就,”野村的报告说。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小平本月早些时候表示,今年应有 1662 万人进入城镇劳动力市场,创历史新高。
王毅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政府将出台切实支持创业、服务业和小微企业的举措,同时对重点群体开展大规模培训。
地方政府今年也在扩大公务员招聘,对应届毕业生提供优惠政策,因为中国 31 个省级行政区 2023 年将招聘超过 19 万名新员工,同比增长超过 16%。
李克强总理周一还表示,尽管去年全国人口减少,每年有 9 亿适龄劳动人口和 1500 万劳动力,但丰富的人力资源供应仍然是中国的显着优势。
“最重要的是,我们有超过2.4亿人接受过高等教育,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到14年。
“因此,中国的人口红利并没有消失,我们的‘人才红利’正在形成。 中国发展的动力依然强劲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