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6-01 点击:
289
去年,为了挽救欧洲经济的电力耗尽而囤积燃料,交易员正在寻找买家,以便在这些燃料变得一文不值之前购买成堆未使用的煤炭。
随着非洲大陆温和的冬季过后,人们对能源短缺的担忧有所缓解,进口煤炭开始在欧洲港口重新装船,运往摩洛哥、塞内加尔和危地马拉等市场——这与化石燃料通常的运输方式发生了逆转。
总而言之,今年有 112 万吨从西班牙、荷兰和其他港口运出欧洲,其中包括 4 月份运往印度的 145,000 多吨货物。 较小的货物已经通过近年来不太可能的路线发送。
Perret Associates 的煤炭市场分析师 Guillaume Perret 表示:“其中一些煤炭已经存放了一年多,储存起来非常宝贵。” 在露天存放数月后,煤炭开始退化并最终变得无法使用。
这一动态显示了欧洲大陆实施紧急措施以应对克里姆林宫削减天然气供应的举措后,欧洲能源危机的连锁反应。 随着封存的燃煤电厂重新投入使用,贸易商抓住了购买燃料的机会——其中大部分来自俄罗斯——以生产非洲大陆的电力。
但是液化天然气的涌入和冬季温和的气温意味着大部分都不需要。 根据智库 Ember 的数据,与去年冬天相比,欧盟实际上减少了 11% 的煤炭消耗。
从稀缺到过剩的转变导致运往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和安特卫普港口的煤炭价格暴跌至每吨 90 美元,不到去年高位的四分之一。
在全速运行煤矿并将供应从国内发电转移出去后,远至哥伦比亚、南非和印度尼西亚的煤炭供应商涌入欧洲,欧洲愿意支付溢价以维持供电——在此过程中无视气候目标。 同样的煤炭现在正驶向新的目的地。
伦敦分析公司 DBX Commodities 的首席执行官、前煤炭交易员亚历克斯克劳德说:“非常不寻常的是,资金从荷兰流向摩洛哥,从西班牙流向印度。” “这表明莱茵河下游需求减少,欧洲以外地区需求增加。”
将以天价进口的煤炭卖给低迷的市场似乎是一种亏本交易。 但一些使用掉期锁定价格,或通过对冲所谓的暗价差获利的人,仍可能赚取可观的利润。
掉期涉及与交易对手确保进口煤炭的收入,而公用事业公司可能会从预售煤炭本应生产的电力合同中赚取差价,并支付当前更便宜的电力价格。
外流对煤炭需求量大的印度和中国来说也是一个小的供应福音,这两个国家本身就占全球燃料消费量的一半以上。 尽管分析师降低了对中国经济复苏的预期,但中国今年的进口量仍有望创下历史新高。
对于欧洲而言,急于重新装载煤炭并非没有风险。 去年冬天,作为权宜之计,德国扩建了最后三个核反应堆,但这些反应堆现已关闭。 天然气供应更加依赖来自挪威的管道和确保全球市场上的液化天然气货物。
“人们需要小心,不要太过分了,”佩雷特说。 “我们不知道明年冬天会发生什么。”